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經濟10-05生產要素分配理論

10-5.1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

邊際實物產量MPPL

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的生產要素僱用量,使總產量的增加量,即邊際產量。

MPPLMPLΔTPL÷ΔLΔQ÷ΔL

邊際生產收益MRPL

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的生產要素僱用量,使總收益的增加量。代表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即生產要素對廠商的貢獻。

MRPLΔTRX÷ΔL(ΔTRX÷ΔQ)×(ΔTPL÷ΔL)MRX×MPL

邊際產值VMPL

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的生產要素僱用量,使總產值的增加量。

VMPLΔVTP÷ΔLPX×MPL

MRPLVMPL的關係

完全競爭市場

非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為價格接受者,且PXMRX

MRPLMRX×MPL

 VMPLPX×MPL

VMPLMRPL

廠商為價格決定者,且PXMRX

MRPLMRX×MPL

 VMPLPX×MPL

VMPLMRPL

 

10-5.2生產要素的成本

總要素成本TFCL

廠商僱用生產要素,必須支付的總成本。

TFCLPL×L

平均要素成本AFCL

廠商平均僱用一單位的生產要素,必須支付的成本,即生產要素價格PL,也是廠商面對的生產要素供給曲線SL

AFCLTFCL÷L(PL×L)÷LPLSL

邊際要素成本MFCL

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的生產要素僱用量,使總生產要素成本的變動量。

MFCLΔTFCL÷ΔL(ΔTC÷ΔQ)×(ΔTP÷ΔL)MCX×MPL

AFCLMFCL的關係

完全競爭市場

非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為價格接受者,生產要素供給曲線SL水平線,且PLAFCLMFCL

廠商為價格決定者,生產要素供給曲線SL正斜率,且PLAFCLMFCL

 

10-5.3邊際生產力理論(Marginal Productivity Theory)

提出者

美國大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

假設

1.生產要素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

2.規模報酬不變。

3.邊際報酬遞減:MRPLMRX×MPL負斜率曲線

說明

生產要素最適僱用量的條件:MRPLMFCL

生產要素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MFCLAFCLPL

生產要素最適僱用量為MRPLMFCLAFCLPL,即MRPLPL

MRPLPL:達到利潤最大的生產要素最適僱用量

MRPLPL:廠商增加生產要素僱用量,可使利潤增加。

MRPLPL:廠商減少生產要素僱用量,可使利潤增加。

圖示

廠商的生產要素需求量決定於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收益MRPL及價格PL。當生產要素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收益曲線,即為廠商的生產要素需求曲線

適用

邊際生產力理論為功能性所得分配的理論基礎,適用於地租、利息、工資,不適用於利潤

 

10-5.4邊際生產力均等法則(Law of Equal Marginal Productivity)

意義

廠商使用多種生產要素從事生產,若欲達到最低成本,必須使每一生產要素最後一元所獲得的邊際產量皆相等。

公式

完全競爭市場

非完全競爭市場

MPL÷PLMPK÷PK1÷MCX

MPL÷MFCLMPK÷MFCK1÷MCX

說明

(MPL÷PL)(MPK÷PK):多使用生產要素L,少使用生產要素K

(MPL÷PL)(MPK÷PK):少使用生產要素L,多使用生產要素K

 

10-5.5利潤最大組合

意義

廠商為獲得最大利潤,須以最低成本取得生產要素,依據MRX=MCX決定產量。

公式

完全競爭市場

非完全競爭市場

MRPL÷PLMRPK÷PK1

MRPL÷MFCLMRPK÷MFCK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