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經濟10-03所得分配與社會福利

10-3.1所得分配的方式

各取所值

依貢獻度決定所得,即功能性所得分配的原則,為資本主義社會採用。

可激發上進心,努力工作,累積財富,促進社會進步與經濟成長。但容易造成貧富不均。

各取所需

依需要決定所得,為烏托邦社會採用。

所得與貢獻度無關,造成缺乏上進、不事生產,淪為均貧。

各取等份

生產成果由全體人民平均分配,為共產主義社會採用。

齊頭式假平等,降低努力上進的誘因,淪為均貧。

 

10-3.2解決所得分配不均的方法

運用租稅政策

採取累進稅率課徵贈與稅、遺產稅,對高所得者課徵較高的稅。

保障最低所得

制定最低工資。

社會安全制度

增加移轉性社會福利支出,如:貧戶救濟、老人福利、失業保險等。

全民醫療保險

全民健康保險

教育機會

九年義務教育

職業輔導機構

透過職業訓練,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