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經濟10-02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測量

10-2.1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測量指標:洛侖士曲線(Lorenz Curve)、吉尼係數G(Gini Coefficient)、最高最低所得組倍數。

 

10-2.2洛侖士曲線

提出者

美國洛侖士(Lorenz)

意義

將家庭戶數累計百分比與所得分配累計百分比之間闗係連結而成的曲線。

實例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106年臺灣家庭所得分配:

戶數五等分位

所得分配

累計戶數

累計所得

絕對平均

絕對不平均

A最低所得20%

6.63%

20%

6.63%

20%

0%

B次低所得20%

12.42%

40%

19.05%

20%

0%

C中間所得20%

17.35%

60%

36.40%

20%

0%

D次高所得20%

23.24%

80%

59.64%

20%

0%

E最高所得20%

40.36%

100%

100%

20%

100%

1.極端的洛侖士曲線

 (1)絕對平均線:

 (2)絕對不平均線:

2.一般的洛侖士曲線:

圖示

說明

1.沒有任何國家的所得分配是落在兩種極端的情形。實務上,是介於絕對平均與絕對不平均之間。

2.洛侖士曲線LC1愈靠近絕對平均線,代表所得分配愈平均LC2愈偏離絕對平均線,表示所得分配愈不平均

缺點

若代表兩國的兩條洛侖士曲線相交,則無法判斷哪一國的所得分配較平均;吉尼係數可彌補此項不足。

 

10-2.3吉尼係數G

意義

洛侖士曲線與絕對平均線(對角線)所夾半月形面積A,占絕對平均線與絕對不平均線所夾三角形面積(AB)之比值。

圖示

說明

1.公式:GA÷(AB)

2.G三種情況:

 (1)G0,所得分配絕對平均。

 (2)G1,所得分配絕對不平均。

 (3)0G1,實務上,G介於0(絕對平均)1(絕對不平均)之間

3.洛侖士曲線愈靠近絕對平均線,A面積愈小G愈小,代表所得分配愈平均愈偏離絕對平均線,A面積愈大G愈大,表示所得分配愈不平均

 

10-2.4最高最低所得組倍數

意義

最高所得組之所得相對於最低所得組之所得的倍數。

目的

衡量貧富差距

說明

依行政院主計處公布106年臺灣家庭所得分配:

最高最低所得組倍數(貧富差距倍數)=最高所得組之所得÷最低所得組之所得=40.36%÷6.63%6.08

最高最低所得組倍數介於1與∞之間

倍數愈小,代表貧富差距愈小,所得分配愈平均

倍數愈大,代表貧富差距愈大,所得分配愈不平均

所得分配絕對平均,倍數為1

所得分配絕對不平均,倍數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